close


昨天從台南急忙趕搭最後一班高鐵北上(幸好不是坐上這一班),晚間卻遇到今天停止上班上課的消息,其實不挺開心,因為這意味著剩下的四天得要完成更多的工作,我想加班是免不了了,隨著辦公室搬到內湖,才短短一個多禮拜,卻感覺像是一個月那樣的長,一整個身心疲累,也失去了原來工作的芬圍,事情變得更多更急,事實上,我也已經搞混了工作的目的。只覺得隨著越來越多的數字產生,這對原本粗糙到不行的決策,到底提供了什麼樣的幫助。


well, 也許可以當作是自我成長吧!只是,我還是完全搞不懂為什麼要為粗糙的決策去產出一個很精確的數字。如果真的把1%當作一回事,那就不應該是「喊芭樂拳」做決定。



回到主題,颱風天,電影總是最好的解饞劑,今天選了兩部片,都跟死亡有關,一部是一路玩到掛(The Bucket List)一部是超完美告別(Death at a Funeral),片子都不長,九十分鐘左右,不過倒是會想一些事。



【一路玩到掛】由傑克尼克遜(Jack Nicholson)與摩根費里曼(Morgan Freeman)主演,兩位都是得過奧斯卡獎的演技派男星,導演是羅伯萊納(Rob Reiner)。兩個得了癌症的老人家,一個是《愛你在心口難開》(As Good As It Gets)中尖酸刻薄的Jack Nicholson,演出很會賺錢、又忿忿不平、刻薄的院長。一個是Morgan Freeman ,從《刺激1995》(The Shawshank Redemption)開始就善用表情的演員,同時也給人穩定的力量,他來演這個懂很多又充滿智慧的長者。兩個不同的人,同處一間病房而相識,決定列出人生中想要做的事情,在所剩幾個月的生命中,一一完成。


剛開始很好玩,所寫下的這一條條願望,從跳傘、飆車、看金字塔落日、享受最美好的餐廳,環遊全世界,一一完成後,每劃掉一條,就代表兩位老人家又改變了一點點。


 



在種種列在清單上的事情一一完成後,一開始所列的「kiss the most beautiful girl in the world」跟「help a complete stranger」卻遲遲未出現,當Edward說出他有個不在聯絡的女兒時,我或許猜到了這個most beautiful girl in the world是誰,但是真正會噴淚的,是一開始都沒有注意的「help a complete stranger」這個願望,我一直以為他們會一起去幫助一個真正的Stranger,卻沒想到他們原本就是Stranger。


當他們在金字塔上看落日時,Carter說 埃及人認為他們死後,埃及神會問他們兩個問題,然後根據這答案來決定他們上天堂還是下地獄。第一個問題是: 「這一生你是否感到喜悅?」,第二個問題是: 「這一生你是否帶給別人喜悅?」,我想我也應該定時來問一下自己這兩個問題。


第一個問題:「這一生你是否感到喜悅?」,在The Persuit of Happyness裡面說到「每一個小小的成功都是靠一點一滴的辛苦累積」。我這一生有感到喜悅,雖然不是天天,不過這就是生命的意義吧。


第二個問題:「這一生你是否帶給別人喜悅?」,應該有吧? 至少有人看見我耍寶會笑..你說,有吧!有吧!有吧!(搖晃)


曾經有陣子會在晚上睡不著、坐公車看窗外的時候,想一些應該是不該想的問題,比方說,除了家人,我死的時候,有多少人因此而感到悲傷?如果失去某項東西就活不下去,那會是什麼?(空氣!)我是不是就會這樣過下去,一個人孤苦終老? 還是掛在MSN上一整天,看到有人丟訊息就開心的回覆?關於這類的問題,我無法回答,但我希望可以像Professor Randy Pausch一樣,在那樣的場合,不是悲傷,而是回憶著過去我所帶來的歡樂(我小丑啊?),其他的問題,我還沒有找到答案。


PS1:看完據說最多人的感想是 1.有錢真好 2.我也想寫張清單。
PS2:麝香貓那個梗很早之前就知道了,但不知道會是laugh to eye cry的梗。
PS3:「kick the bucket」等於死亡,Bucket List就是死前要做的事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morpheusy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4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