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不知道什麼時候養成有感覺的電影會看兩次的習慣,也許是記憶力退化。通常第二次觀看的話,會將情緒抽離,如果還能有感覺,就算是一部自己喜歡的電影。今年看的電影不多,拉哩拉雜的才七十來部,看過2012、變形金剛2、HP6、天使與魔鬼,喜歡是喜歡,可都沒辦法讓我想再看一次。MJ的This is IT未來的未來演唱會個人情感太投入,沒辦法抽離;另外也很喜歡孤兒怨,不過只能選十部嘛,總有些遺珠。
以下就是2009年,我喜歡的10部電影。
我不知道什麼時候養成有感覺的電影會看兩次的習慣,也許是記憶力退化。通常第二次觀看的話,會將情緒抽離,如果還能有感覺,就算是一部自己喜歡的電影。今年看的電影不多,拉哩拉雜的才七十來部,看過2012、變形金剛2、HP6、天使與魔鬼,喜歡是喜歡,可都沒辦法讓我想再看一次。MJ的This is IT未來的未來演唱會個人情感太投入,沒辦法抽離;另外也很喜歡孤兒怨,不過只能選十部嘛,總有些遺珠。
以下就是2009年,我喜歡的10部電影。
寫到November就想到November Rain這首歌,到目前為止,2009年共看了69部片子,在剩下不到一個半月的想要拼完百部電影很拼,似乎也沒有必要這樣任性的強迫自己去完成這些事情。十一月到現在看了十部電影,除了2012特別拿出來寫,其他就簡短的隨興胡謅一番:
今年到現在四月中,亂七八糟看了三十幾部電影,看來今年應該有機會超過百片,看完就小小的紀錄一下阿哩不達的碎念,只不過寫在MSN SPACE,大概也沒人看,所以就拿來這邊湊湊文章數。外面在下雨,沒得騎車,然後,這好像是第499篇的樣子。
觀影時間由近排到前:
兄弟愛上同一個女人,這類的題材其實並不新鮮,像是Sabrina、While you were sleeping這樣的老片(?)也都是講的同樣的事。
只是由Steve Carell 這個新一派的冷面笑將(不久前也才看了小太陽的願望,他演這類的角色真是讚!)不用特意搞笑就充滿喜感,也因為人長得比較沒那麼喜感,演起內心戲來也就佔了許多便宜。加上Juliette Binoche這樣的知性美女,從The Unbearable Lightness of Being 、Bleu到The English Patient,加上柏林影展、奧斯卡及英國皇家影展的最佳女配角,大概也算是法國女性形象代表之一,雖然我還是比較喜歡Julie Delpy 。兩人的搭當,倒也不失趣味。
上禮拜在信義威秀看了這部電影,片長很長,一百三十七分鐘,看完之後,同伴問我看懂了沒,我沒有回答,因為那時候,還不知道要用什麼樣的角度來看這部電影,或者說,可以講得很多,也可以只用一句話帶過。電影的名字取得倒是挺怪的,中、日文都算是「不要笑別人的性」,但英文卻是Don't Laugh at My Romance,片中的激情行為的表現確是用比較含蓄一點「Romance」會比較好一點。
過去一個禮拜以來看了一些片子,本來只想偷懶寫上一些簡短的心得,把幾部片子湊成一篇就好,不過遇到Juno這樣的片子,很難就短短幾句話交代過去,只好變成不長不短的爆走文。
Juno是早在半年前就應該要看的片子,結果原來的片子借了別人到現在還沒看到影子回來,我想大概會跟前年買的頭文字D一樣不知道被丟到哪裡去了吧,所以乾脆自己又買了一片回來看。
今年八月的資訊展亂拍時,在一旁亞藝影音買了五片399二手DVD,除了想再體驗一次的「超人再起」以外,其他就是憑印象選了「Dreamers 巴黎初體驗」、「Little Miss Sunshine 小太陽的願望」、「Thank You for Smoking 銘謝吸煙」、「Borat 芭樂特」,買來就擺著、放著,也沒時間看,拜上個禮拜連續兩天的滂陀大雨所賜,原本只是想打發時間,結果除了「Borat 芭樂特」還沒看,把其他三部都看完了,還外加了一部很童話的「功夫之王」。
[Little Miss Sunshine 小太陽的願望]
一加一不等於二?負負不等於正?長大不等於再見
慢一點,讓童年的勇氣追上你
連著兩天去看蝙蝠俠黑暗騎士,上一次有這樣的行為是「向左走向右走」,上次有他的背景因素,這次則是純粹的很想再看一次,搞清楚其中的安排跟享受Chirstopher Nolan說故事的技巧、Joker的瘋狂跟Batman難以卸下的黑暗責任,有人說,看了超人、蜘蛛人,也許會羨慕他們有這樣的超能力,也很試圖當起這樣的超級英雄,但蝙蝠俠不是的,看完Batman Begin跟 The Dark Knight之後,一點都不會想要當蝙蝠俠這樣的英雄,如果有機會的話,可能都比較想當Bruce Wayne吧!
儘管這是一部看了會很HIGH,看第二次還是很HIGH的作品,兩個半小時的時間企圖塞進過量的劇情,幸好是Chiristopher Nolan這樣的說故事高手,否則還真想不出來由Michael Bay來拍的話會是怎樣的一個光景 (呃,可能香港不可能的任務跟小丑地下道追逐戰會更精彩),其實剛看完,一時之間很難把整部電影脈絡看清楚,我在筆記本上按照各人的戲份寫下來,雙面人又被犧牲了,明明他是在蝙蝠俠系列裡很重要的一個反派角色,在黑暗騎士中企圖將Harvey Dent 塑造成White Knight,而一開始他也成為一個積極進取的DA,甚至在法庭上來了一記右勾拳,他是可以在白天出現在高譚市的騎士,蝙蝠俠當然以為這樣就可以放下蝙蝠俠的責任,高興的跟前馬子去溫存,不過比較不幸的是,Rachel正在交往的對象正是Dent(超級英雄容易接到好人卡?)。